2025年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分析报告

来源:智为铭略    浏览次数:37    发表日期:2025-11-12

截至2025年公示期结束,全国37个统计单位已完成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名单发布,今年新认定企业总数达3482家,整体申报与公示节奏平稳有序,数据具有较高参考价值。

 2025年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分析报告.jpg

一、整体通过率显著提升

2025年“小巨人”企业认定呈现“量质双升”态势:

认定数量:全年新认定3482家,较2024年的3012家增长约16%;

通过率提升:新认定通过率从去年的18%升至23%,复审通过率也达到90%,反映企业整体质量与政策适配度提高;

总量规模:预计全国处于有效期的“小巨人”企业将突破1.76万家,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巩固。

 

二、区域格局基本稳定

从地区分布看,传统产业强省仍占据主导地位,排名与去年基本一致,体现出评审机制的连续性与公平性:

第一梯队:江苏(807家)、广东(691家)、浙江(398家)稳居前三,构成“300家级以上”俱乐部;

第二梯队:湖南(77家)、四川(76家)、福建(72家)紧随其后;

部分省份出现波动:黑龙江、贵州、云南等地数量有所回落,西藏实现零的突破,青海仍保持零记录。

 

三、质量导向明确

作为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2025年的申报与评审机制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成熟:

评审机制升级:全面推行“分段审核+双随机+盲审”机制,增强流程规范性与结果公信力;

政策导向清晰:更加聚焦产业链安全与“硬科技”属性,强化对高技术、高成长企业的精准识别;

申报流程提质增效:借助AI技术与数据共享平台,实现材料精简与审核效率提升。

 

工信部将继续深化“创新型中小企业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—小巨人—单项冠军”的四级培育体系。对于未来拟申报企业,建议重点关注合规申报是前提,动态监管趋严,对造假行为“零容忍”;理解政策导向,紧扣产业链关键环节与硬科技属性;把握评审变化,适应数字化、标准化申报新要求。